当前位置 : 首页 > 行业资讯 >详情

天天速读:昭通永善:草莓种出致富路

行业资讯 来源 :云南网 2023-02-08 17:13:28

近日,记者走进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街道大瀑沟佳禾专业合作社,一颗颗鲜红的草莓已经成熟,白色的草莓花绽放其中,小朋友拎着小筐穿梭在一垄垄草莓之间,挑选着心仪的草莓,尽享采摘时光。

邱金鑫管理草莓


(资料图片)

返乡创业勇拼闯

2000年12月,刚刚高中毕业的邱金鑫,报名应征入伍,成为重庆某装甲团的一名修理兵。通过在机械加工维护班组系统学习和磨砺,邱金鑫熟悉地掌握了车工、钳工和铜漆工技术,成为连队为数不多的“多面手”。5年的部队生活,锻炼了邱金鑫铁一般的意志,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兵、班长,2005年退役回乡,加入了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大军行业。

2011年,邱金鑫到金沙江机械工程公司学习吊车,4年时间他从学徒干到指挥起重机。他还曾到莲峰镇大荡村新寨采石场管理工地,一年能挣八九万元。

邱金鑫告诉记者,创业的萌动是在一次集训后的旅游中,无意间发现重庆一家农家乐,用自产的农家肥打造生态园发展娱乐业,生意很好。

“老家的地荒芜了怪可惜,我还算年轻,一直就想拼一把、闯一下,改变老家落后的生产方式。”36岁的邱金鑫怀着对家乡的眷念和发展生态农庄的夙愿,在老家永善县城郊溪洛渡街道新田三组租用邻居20亩地,种植草莓。

邱金鑫管理草莓

边学边干稳打稳扎

说干就干,2019年,邱金鑫经过在鲁甸县茨院草莓基地的一番考察,兴冲冲地从浙江引进雪丽和红颜草莓品种种植。

新田,一个不被当地人看好的地方,当地没有哪家种出过什么像样的东西,所以邻居们并不看好邱金鑫发展草莓种植。用传统方式种地,产值和经济效益低,一年没多少收入是事实,但在邱金鑫的信念里,返乡创业有家有根,找准市场,土地一定会变黄金。

“放小步摸着石头过河,摔得不痛,成功越来越近。”首茬邱金鑫只试种了6亩草莓,收入8万余元,除去人工和成本,赚了四万多。

2021年秋,邱金鑫和妻子商量后,将前些年的20万元积蓄全部拿出来,新建大棚20个。可没曾想遇到持续干旱,由于经验不足没有提前准备遮阳布,马上就上市的草莓因高温缺水死了大半,种下的800株樱桃也只剩下200株,亏了10多万元。

“不管发展什么产业,想立马赚钱是不可能的,做农业是没有回头路的,想要成功唯一的选择就是坚持,边学边干,才能稳扎稳打。”邱金鑫眼神坚定地说。

客人体验大棚采摘草莓

质量开启“莓”好时光

吸取教训后,邱金鑫购置了遮阳布,优化升级草莓品种和管理技术。栽苗、修叶、浇水、松土、锄草,病虫害防治等每一道工序邱金鑫都精益求精,用无公害、绿色标准化的种植,保障了草莓的品质和产量,绿色生态成为邱金鑫草莓采摘园吸引人的最大卖点,收益和口碑一路向好。

经过几年的不断培植改良,邱金鑫每年酵化使用农家肥15吨,土壤变得越来越松软、肥沃。邱金鑫还循环利用大棚,试验草莓套种,在垄间套种樱桃,大棚两边分植葡萄,实施效益翻倍计划。

“这里的草莓汁多、香甜、口感好,吃起来放心,离县城近,孩子也体验了采摘的乐趣。”正在采摘的市民王艳告诉记者。

客人体验大棚采摘草莓

如今,从村组公路到草莓农场,邱金鑫用红砖铺设了进园的道路,在农场入口还搭建了烧烤架、烤炉和茶室等娱乐设施,已成为城郊观光休闲和周末小孩体验生活的乡村旅游业态。

从春节一直卖到5月底,邱金鑫的农场大棚里,红彤彤的碧玉草莓和雪丽草莓,摘下一个尝一口,一股奶香味沁人心脾……草莓的品质被认可后,草莓熟一垄摘一垄,一波又一波的采摘客人源源不断。

“只要草莓质量够好,回头客带新客,根本不愁卖。 ”邱金鑫信心满满。

云南网通讯员 田明

标签:

精彩放送

返回顶部